2022年12月2日 星期五

老夫妻鬧離婚

今日還在病房苦逼的補病程理病歷,老媽冷不迭的打電話過來哭訴,老爸兇她讓她回去。安慰一陣子,逗逗老媽說以後可以如此如此回懟老爸,然後還是勸不住回家了。

他們老夫妻吵架,莫論是與非,無非是老媽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老媽需要的是一個溫柔體貼,能哄她開心的人。然而,老爹現在是沒心思哄她的。

老爹也是講話衝嗓門大,這種語氣講話讓人怪不舒服的,不過他也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說生來如此沒法改。言外之意就是家人得遷就他。不過我倒不覺得他是生性如此,而是工傷:他在噪音非常大的隧道裡工作了幾十年,總是覺得講話不吼旁邊的人聽不到,所以習慣性的的講話很大聲。當然,這只是一個方面,最主要的問題還是脾氣上,急和一根筋。這兩點相輔相成,急了之後就不會考慮問題的方方面面,覺得這一點自己對就理直氣壯的懟人,那就是一根筋了。一根筋地覺得自己對了之後,別人指出他的缺點,就覺得是在攻擊他,就跟人急。平常和我們小輩講話也是,要我們怎麼樣就怎麼樣,訓斥的語氣我也很難接受,以前會跟他頂。

有一次在甘肅東溝,流氓也去,吼著叫我吃飯,我就非常不爽,就故意不搭理他,搞得很僵,後來流氓就說我這脾氣也不對。現在他這種語氣和我說話的時候,我就讓他心平氣和的和我說事情,別帶情緒。老爸好的一點是「柔」能克「剛」,這麼一說馬上語氣就會恢復正常。但是老媽就沒練成這一招,像我以前一樣犟。受到這種語氣攻擊的時候就要回擊回去,就杠起來了。

我覺得夫妻之間,其實也不止是夫妻之間,只要認識到自己作為人的一些本性,不太執著於自己是對的這一點,那麼,關係就會和諧很多。觀察自己這麼多年,我覺得起爭執的原因都在於執著於「自己是對的」,越是不對的時候越執著這一點,最後吵架了都是各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起不到溝通交流的目的,演變成情緒對撞。只要放下「我是對的」這一點,就會發現對方說的也對喔,那麼根本就吵不起來。就拿今天爸媽的事情來說吧,媽媽說讓爸爸倒一杯水,爸爸回應她的語氣不夠溫柔體貼,因為媽媽身體不舒服,希望爸爸無微不至的關愛。這個訴求無可厚非,誰不希望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得到無微不至的關愛呢?問題是這種希望不能強求,別人沒做到不可以去指責。

我覺得如果想得到這個滿足,比較可行的途徑是先示範:在爸爸不舒服的時候你給他溫柔的語氣,頻繁的問候,及時的關心。然後這次自己不舒服時,要求他用同樣的方式對待自己。如果投資到該收益的時候沒有回報,那麼以後就別對他抱有期望。人家不想給的,用請求句還有可能要到,用命令句肯定是得不到的。

換到爸爸這一邊,他的關注點完全不在媽媽的矛頭上。媽媽希望他溫柔體貼,關懷備至,最主要的是想要爸爸講話溫柔。然而爸爸覺得自己也挺用心的,給媽媽倒水,給媽媽拿藥。擔心媽媽一個人在家裡無聊,就經常打電話想和她說說話,然而媽媽沒說幾句就懟他,每次都發誓:以後再也不給媽媽打電話了。但是他就是完全迴避自己講話語氣衝擊力太大的問題,老媽已經講了幾十年了, 他還是依然故我的心安理得的認為,「我就是這樣改不了」。實際上這個想法的支撐點是,我沒問題我改啥。如果真的意識到自己有問題後什麼都能改,連生氣的脾氣都能改,語氣算什麼呢!說到這還要補充一點,老爸的語氣並不只是嗓門大,而是夾帶了發洩的「氣」,非常容易激惹別人,放在媽媽這個受體上,那遞質與受體的結合,輕車熟路,火藥桶的引爆只需要一顆火星。

今天室白衣服沒找到,老爸在幼兒園裡嚷嚷,就把老師嚇到了,可見現在的語言環境不比在隧道裡那種嘈雜的場景,已經大大的不適應了,這種語氣講話,每個人聽到都不舒服,那麼當然是有問題的,但是老爸可能還覺得他在洞裡工作的時候都是這麼說的都沒問題,現在你們怎麼都說有問題呢!這就是一根筋的難點,如何才能讓他意識到這一點呢?

不管怎麼樣,事情過了就讓他過去。如果覺得爸爸講的話沒道理,就讓他像一陣風一樣吹過去,吹過的時候人雖然會感到一陣的不舒服,過了也就過了,沒必要讓他在自己的腦竅中迴盪,反覆的被他創傷。如果有這種反應,那說明心底還是預設他是非常重要的人,講的話非常的有份量,所以才需要反覆思索體會他的話嘛。莊子裡的一句話我經常拿來提醒自己,「厲風濟則眾竅為虛」。原文如下:

「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无作,作則萬竅怒呺。而獨不聞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圍之竅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泠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厲風濟則眾竅為虛。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

蔡璧名老師書裡有個例子,說走在路上被一顆石頭絆倒了,下次走路的時候小心點不要再被這顆石頭絆倒了就是,沒必要反覆回憶絆倒後引起的傷痛,不斷的回味這個傷痛,讓他持續的傷害自己。那麼最後的傷到底是石頭絆倒的傷還是自己傷的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