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弘達老師
黃帝內經素問六微旨大論提到:「六氣亢盛(勝氣),會產生損害,故要有承襲之氣(復氣)制約,有制約才有生化的作用,才能抗禦外來太過不及的邪氣,若亢盛無制,會使生化之機敗壞紊亂,而產生病變。」人之生存於天地之中,陰陽之立,五行之間,一切動靜都隨陰陽之機而轉。而人體陽氣極端重要,人體生命之活動,在正常的生理狀態下,都是存在著陽主陰從的關係,以 陽為主導的陰陽的動態平衡,以陽為主導的陰平陽秘。所謂陰平陽秘,命曰平人,才是完整健康的概念。中醫的病因學說認為人生病之因有外感六淫、內傷七情、不內外因等。這些病因會使人體有相對的反應(承乃制),可稱為本病。而維持生命必須保持整體的平衡,局部受病,如無法立刻平復,得改變其他部分配合,此為人體相對於最初的反應所做的調適代償反應(亢則害),可稱為標病。以感冒受風寒為例,風寒為本病,人體發熱對抗寒邪是勝氣,為正化(正常的反應),如果有病毒或細菌感染,產生發炎反應而生高熱,此病毒或細菌是標病,發炎反應與高熱是復氣,是對化(不正常反應)。
現代人遇季節轉換,可能會因氣溫降低或回升而患感冒,凡是氣溫降低感冒可能是新感受寒,或舊疾因感寒而復發;氣溫回升感冒者可能是身體遇熱調適不過而現病狀,或 因外熱而引發自身陽氣勃發,對於舊疾進行治療而現病症。但若誤用寒藥(抗生素、退燒藥、解熱鎮痛劑阿斯匹林類、打點滴靜脈注射、肛門塞劑及銀翹散等寒涼方劑),會導至大傷正氣與真陽,正氣本弱者因正氣已傷,真陽已無力抗病,看起來似乎已痊癒,但是癒後會全身乏力困頓,百般不適。正氣尚強者,服寒藥則症除,但藥效一過 ,再度復發,反覆延續,直待正氣衰弱,則症不復發,讓人誤以為病已痊癒。正氣不復者,會產生各種醫學認為的難治之症,陽氣來復者,則產生反覆發病之情形。在身體時好時壞下,經過一段時間後已經與病毒、細菌和平相處,病毒、細菌處於一種休眠的狀態,它不會對身體危害,只是身體反而被藥物所傷。在這過程中,產生二次 病理代謝物,例如痰、鬱。身體出現這些症狀則表示病毒、細菌的代謝很快,幾代過去後,若無法對身體產生什麼作用,它就乖乖的休眠。只是在這過程中,身體的生理機 能已經受到破壞,可以說是藥傷,因此某些部位出現痰飲、鬱積等,若表現在外,就是一些奇奇怪怪的症狀;若去回推就會發現,裏面的本質是氣虛、氣滯、血瘀、血虛, 變成另一種的病,成了惡性循環。痰,成了本病之後身體就會有一些相應的反應出來,如果開化痰藥,雖然在短期內沒有痰,可是過幾天痰又冒出來,而痰很多時,已經是 組織器官造成改變,所以要先把改變的組織器官回復成正常的狀況,才能將病治好,因此不是單純開化痰藥就能把病治好。
在治病的過程中,如果方向對,會一直翻病,會把上一個階段的病翻出來,治好後再往上翻,所以治病到最後會變成在治感冒。或著是幸運些下次感冒再來,當身體的能量 又足夠,發個高燒,只要讓程序都走完,同樣的一次可以把病治好。如果吃藥會出現暝眩反應,或是吃藥後的反應很強烈的話,有時會又吐又拉,經過此程序後,你的病就 根除。因此治病的方向正確會有以下兩種反應:一是反應劇烈,又吐、又拉、流汗、發高燒一次把病治好;另一種較溫和,病慢慢翻,吃了以後變胃痛,過了一陣子想吐, 又換成流鼻水,後來才好,在這過程就要對不同的部份去換藥,稱為同病異治,所以不是一帖藥從頭吃到尾。也有另一種情況都在同一條經絡上的問題,那就可以異病同治 ,雖然症狀不同,但還是從頭到尾都開同一種藥,因為都是同一經絡的問題;當然也有可能原本是肝經不舒服,但吃藥後就跳到脾經上,此時要換成針對脾經的藥,這就得 看病源,此時你的藥、你的治法就要針對那個方向回溯治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