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問我減肥的方法是甚麼,實際上我是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沒辦法用一句話簡單說清楚。可能關鍵的地方在於早餐不吃。不過我知道真正的原因有很多,概述如下。
改變認知
認知決定行為,所有人類的行為都是受到心中深層信念的支配。
- 在決定減肥之前,兩年我學了兩次催眠課。第一次上課,第二次復訓。在課上同學練習給自己寫減重的催眠腳本,同學之間相互催眠。另外,其他同學也有減重需求,他們寫的腳本我也體驗被催眠進去。雖然好幾次因為太睏睡著了,但是次數還比較多,這是重要的一點改變,建立信念,不只是減重,更是更好的管理好自己。
- 第二點改變來自於臨床顧問。有一年的時間給自己下任務,每天看一篇臨床顧問文章。在這次備考英語前都還在實施。雖然完不成的目標不少,但是日積月累,也把減重、運動等主題的論述系統性看完了。這樣,就對體重過重的危害性有系統、深入的認識,對于怎麼減重,也有不酷炫但真實的理解。我不在追求快速的讓自己輕下去,而是穩定而持久又輕鬆的減重。
- 第三點認知的改變在於,開始追求做日積有功的事,而不是期待一蹴而就的突破。這些認知和觀念來自於一本書,原子習慣。
- 第四點的改變來自於自己的實驗。曾經有段時間體重減輕,但不吃早餐。然而家裡人認為不吃早餐是很不健康的行為,我就實驗半年給他們看。確實那半年體重直線飆升,頻頻的低血糖,都是在早上十點左右發生。有這些證據之後,家裡人不再逼我吃早餐了。這也印證了一本書的觀點,Breakfast is a Dangerous Meals, 但是我已經忘記什麼機緣下知道這本書的,這本書也沒看完,英語看不太懂。只是這一個觀念就接受了。
- 第五點改變也來自於另一本書:為什麼要睡覺,認識到睡眠的重要性。不過在這本書之前就有深切體會,自己整天糊裡糊塗的,回頭就忘記剛才自己要做什麼事來著?用佛家的話來說是嚴重的失念,用神經心理的語言來說就是短期記憶缺損。從以往的經驗也認識到只要我睡的好,自己的狀態就會比較好,甚至來說有某些先知先覺的神通。比如會特別留意到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會涉及到的東西上。但是睡不夠後就完全沒有。
開始行動
基於以上認知,我開始設計自己的小習慣,讓自己的每天做一些小小的改變,來累積成大的蛻變。
- 每天寫日記。在群暉NAS上搭建了一個 Memos 的容器,在上面很方便的寫一寫自己的想法,決定,追蹤自己的想法。她就像一個私人的微博一樣,翻回去看很方便,支持 Markdown 語法,寫起來排版也清爽。我就每天打卡寫日記,早上起來寫一下,今天想怎麼做,今天吃的東西要怎麼吃,「一葷兩素小碗米飯」,這是我給自己的設計的催眠句。寫日記的時候就會重覆一遍,讓自己記得這件事。晚上也寫一寫,自己做到了哪些。
- 定時睡覺。設定了一個目標,每天十一點睡。剛開始執行的時候,把優先級提到最高,打印一張紙貼在門口,做到了打勾。再重要的事情都放在一邊,十一點就躺下去睡。雖然最長連續做到的記錄也就兩個星期多一點。但破功之後馬上就投入下一個循環累積勾勾。做到之後自己挺有成就感的,這一些成就感反饋回來繼續打卡。這樣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慢慢調整到較規律的作息時間。原來的作息可是十分的凌亂,一兩點睡是常態,三四五點睡也不少,也沒啥屁事,就是被手機電腦牽著鼻子走。
- 自然換氣法。在研究生時參加了一個道教功法體驗營,一天一夜的時間,去體驗早晚課、打坐以及各種各樣的功法。其中有一種就是呼吸配合步數的功法,當時看看就過了。前兩年也翻出來認真的練一練。剛開始每天小區樓下走一圈,大約八百公尺。看起來減重的效果一般,然後去年開始提升到四圈,每次要半小時到四十分鐘走完。走半小時以上會明顯感覺到身體活絡輕靈起來。同樣的也是每天打卡,即時颱風天也撐傘走。
- 減少飲食。有兩點,第一點控制數量。早餐一頓空缺,只喝水。中午在食堂吃,小碟的菜一葷兩素、小碗米飯的原則。晚餐一頓買了幾個非常小的鐵飯碗,米飯定量一小碗,菜再吃兩三碗。這樣做的目的是讓自己意識到吃了多少東西進去。另一方面,食材的選擇上,避開油膩的。食物的優先順序也有排列,優先吃沒有腿的,其次吃兩條腿的,再次吃四條腿的。清蒸水煮寡淡無味的首選,油炸黏膩的東西少吃。含糖飲料也很少吃,甜膩的東西雖然沒有禁口,卻也不怎麼碰。做這些並不困難,清淡的食物本身的味道吃進去更舒服,調味料的味道刺激雖然熱烈,但是殘留在身體和嘴裡不是很舒服。
- 少的可憐的仰臥起坐。每天至少做十五個仰臥起坐,非常的簡單。說出來被人笑。也曾經有段時間每天做一分鐘以上的平板支撐,總歸不多,但是肚子減下去卻比較明顯。
其他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事就不說了,比如每週六陪予真和瑞虛去爬一次山。做過幾個月,停了好幾個月,最近又做了幾個月。每天打坐半小時以上,也是做了幾個月,停了幾個月,現在都是孩子們追著我要打坐才做,因為這是給他們看電子設備的唯一窗口。總結來說,最有意義的改變在於,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能意識到自己吃的不健康,就會去改成健康一些。能意識到自己吃的太多,就會少吃些。能意識到自己動的太少,就會去多活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