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下載了微信讀書,就是為了看批判性思維這本書。實體書雖然買了,排版和印刷質量都不錯,但是不習慣看。今天早上看到的一段話,好像挺有道理的,來自於批判性思維緒論。
小孩子上學時,我們通常認為,那些回答問題最快、交卷最快、完成測試最快的學生就是「最聰明」的學生。這類學生,也往往認為自己「聰明」,比其他學生優秀。結果,他們在思維上變得傲慢。相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往往認為自己低人一等,能力較差,從而放棄學習。這兩類人都沒有看到,比賽的勝利者通常是烏龜,而不是兔子。換句話說,那些堅持不懈地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和認知上的不適,以實現一個長期的、重要目標的人,通常才是在各個學習領域中都能達到較高水準的人。
事實上,標準化的智力測試往往會妨礙學習。無論標準化測試讓你學到了什麼或誤學了什麼,現在你都可以開始認真培養、掌握自己的思維。批判性思維為你提供了工具,適用于所有學生。世界上最優秀的思想家,如愛因斯坦、達爾文和牛頓,並不是思維最快的人。最優秀的思想家往往是那些「步履蹣跚」的人,他們提出問題,追尋重要的想法,整合思考各種資訊,反復琢磨,在重要觀點之間建立聯繫。
他們相信自己心智的力量,享受實質性學習與思考過程中的挑戰。
認為自己聰明就會變的傲慢,認為自己低人一等就索性不學習不思考。那到底怎麼想比較好呢?繼續看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