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 星期五

放下對完美的執著

無論是開始一段新的旅程,學習一項全新的技能,或是著手進行某種改變,我們都應該試著放下對「完美」的執著,放下對「卓越」的過度追求。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地開始,更輕鬆地學習,更自在地進步,也才能實現真正持久的改變。

以輕鬆的態度去做任何事,讓快樂成為行動的獎賞,這才是能夠持續前行的動力。長久地堅持做一件事,不僅僅是學習知識,也是在打磨技能、塑造健康的身體、培養一顆高尚而有趣的靈魂。相比一次性的完美表現,這樣的持續精進才更有效。

這個領悟,來自前天晚上的一段陪伴孩子寫作業的經歷。

瑞虛在努力完成拼音練習時,當他出現錯誤,尤其是反覆讀錯或顯得迷糊的時候,媽媽常常會忍不住呵斥他。這樣的呵斥夾雜著否定與威脅,對幼小的心靈來說,是一種驚嚇(這不是誇張的說法——我坐在一旁,也能感覺到心中一陣震動)。長此以往,孩子會把這種恐懼、不自信的情緒帶入學習,進而變得疲憊、應付了事。而當這種恐懼隨著成長演變為反抗時,就成了叛逆。這時,即使你說的再有道理,他也會本能地抗拒,總想反著來。

如果明白了這個因果鏈條,我們還會繼續呵斥、怒吼,甚至動手處罰孩子嗎?

「赤子之心」代表的是對世界的好奇心與持續探索的勇氣。孩子對不會的東西,會反覆嘗試、不怕犯錯,只為越做越好——試問,現在還有多少大人保有這種精神?每項技能的學習,每一次的進步,都會經歷瓶頸與枯燥,那正是能力邁上新台階的關鍵時刻。而我們作為父母與老師,更應該在此時給予理解與鼓勵,而非苛責與訓斥。

許多對我們來說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事,對孩子來說卻是全新的挑戰。比如拼音和漢字,我們已經使用了三十多年,但他們才剛學不到三週。我們若苛求他們一次讀得完美,很可能只是因為我們不願意再多花時間與耐心。

但我真的欣賞瑞虛——在他感到困難與迷糊時,並沒有放棄,反而努力去記憶與糾正,想要做到最好。這種態度已經非常可貴了。說實話,這樣的品質,我自己都未必能時時保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