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裡,暴力壓制並不會塑造出順從與善良,反而會孕育出逆反。就像一個孩子,從小承受母親的壓迫,內心累積了大量反彈力。長大後,翅膀硬了,便養成一種習慣:無論父母說什麼,都要反著來。這並不是因為他分辨了對錯,而是因為他要守護自己的存在感。
在社會制度中,也是如此。世界上最大的邪教組織長期對民眾施加壓制:冠冕堂皇的口號、無休止的犧牲奉獻、艱苦奮鬥與勒緊褲腰帶。然而當人們意識到:勒緊褲腰帶的是我,享受特供的是你;犧牲奉獻的是我,坐享其成的是你——所積累出的,只能是反骨。
問題在於,這種反骨常常不只拋棄壓迫,也一併拋棄了價值。誠信、善良、公共責任感,本應是社會的基石。但在高壓環境下,這些價值卻被扭曲成壓榨工具:講誠信的人成了被欺騙的對象,守規矩的人成了被宰割的羔羊。結果,人們乾脆把價值整體丟棄,以「反」作為唯一的自保。
於是,在某東方神秘大國,人們習慣於隨地吐痰、大聲喧嘩、食品安全失序、隱私隨意泄漏……這些並不只是「素質問題」,而是制度性扭曲所帶來的整體道德瓦解。這並非民族「天生如此」,而是因為一個邪惡組織讓人相信:任何自律都會被利用,任何善良都會被懲罰,任何誠信都只會讓自己吃虧。
在這樣的環境下,真正的道德不可能生長。壓制不會孕育良知,它只會養出逆反與冷漠。這就是道德荒蕪的根源。
台灣社會或許還沒有意識到這種危險。但如果有一天真的淪陷,那就是道德滑坡的開始。實際上,今天的統戰與資訊滲透,已經在腐蝕相當一部分人心,當然,這是另一種機制,下一次再來分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