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 星期三

冤有頭債有主

今天中午轄區民警找我談話,原因是去年行政覆議兩次,被加入約談名單。之前交警電話找過我一次,末了問我還去不去覆議,我說會。看來這次是依據上次的回答的進一步舉措。

中午談話的內容主要有,民警傳達這段時間在調整政策,接下來會適當放開,希望我這段時間不要去覆議。我的回答是,要覆議得你們先處罰我我才有機會覆議,主動權在你們那裡。民警:有執法儀錄像看到不抓不行(難怪有些交警看到我要故意轉身)。我回答:槍口抬高一點總不會太難的(對超標車怎麼可以做到熟視無睹的?)。抓合法正常通行的我,既對社會做不出什麼貢獻,對自己也沒有好處。給局裡掙錢,結果覆議了自己要去準備材料,萬一訴訟了還要去應訴,何必呢。

民警:有些人投訴晚上摩托車炸街太吵,交警也得有些行動。我回應:那不是應該去抓炸街的嗎,炸街的抓不到反而來抓我乖乖騎車的了?再說,抓我們正常騎行的對於懲治炸街行為沒有任何幫助。市區禁摩,既然人家都去炸街了,難道還在意你禁不禁摩嗎?民警回答:炸街的不好抓,一下子就過去了。我只能說:冤有頭債有主。

另外我還表達了其他觀點:

  1. 真正按照法律來管理對於交警是更好的事,摩托車是考了駕照學習過去騎的,騎行的自覺性比電動車高。有分可以扣,有更多的錢罰,顯然是更好管理的群體。
  2. 摩托車比電動車安全。車架更好、輪胎抓地力更好、煞車更好。
  3. 超標電動車實際上屬於藍牌的輕便摩托車,應該考F照上路,非法騎行的這麼多,就不要說路上看到了必須執法這種話了。
  4. 社會對於噪音的意見,最主要來源於晚上炸街的人。禁通勤的人整治不到噪音的來源,根本就沒有解決這些問題。百分之百支持警察抓炸街、飆車的。
  5. 根據西安解禁摩後的研究,摩托車的事故率並沒有比汽車高。另外事故的原因大都是違反了交通安全法,比如變道不打轉向燈(比違反禁令標誌還嚴重的違法),右轉沒有讓行,開車看手機打電話等不專心。唯一能說的是兩輪車的穩定性沒有四輪好。但兩輪之中摩托車的安全性比電動車好。所以電動車即使超標也不禁,摩托車合理合法不讓騎,從安全性上來說是站不住腳的。提高安全性的措施是對交通安全法的嚴格執法,我歡迎交通管理部門對摩托車也嚴格執法。

typecho

礦渣上的另一個應用,這幾天配置下來還是比較滿意。本來想請 Google AI Gemini 修改成直排的,但試驗了一下效果不是很好。自己操刀定義了一下字型,優化了調用順序。把 Memos 的引文樣式搬過來。typecho 支援的 Markdown 格式還是挺全的,表格也可以定義對齊樣式。




HTReader

在礦渣上搭建了一個可以方便網頁看書的小應用,HTReader,排版還挺滿意的。如果在iPad或手機上也可以用倒轉90度的方式實現直排。沒有用到書源連接的方式,只是用到了本地上船幾本正在看,或有興趣看的書。用京華老宋體顯示的效果就像看一本老書,還蠻有味道的。方正楷體也不錯。















2025年4月22日 星期二

減重策略

好多人問我減肥的方法是甚麼,實際上我是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沒辦法用一句話簡單說清楚。可能關鍵的地方在於早餐不吃。不過我知道真正的原因有很多,概述如下。

改變認知

認知決定行為,所有人類的行為都是受到心中深層信念的支配。

  1. 在決定減肥之前,兩年我學了兩次催眠課。第一次上課,第二次復訓。在課上同學練習給自己寫減重的催眠腳本,同學之間相互催眠。另外,其他同學也有減重需求,他們寫的腳本我也體驗被催眠進去。雖然好幾次因為太睏睡著了,但是次數還比較多,這是重要的一點改變,建立信念,不只是減重,更是更好的管理好自己。
  2. 第二點改變來自於臨床顧問。有一年的時間給自己下任務,每天看一篇臨床顧問文章。在這次備考英語前都還在實施。雖然完不成的目標不少,但是日積月累,也把減重、運動等主題的論述系統性看完了。這樣,就對體重過重的危害性有系統、深入的認識,對于怎麼減重,也有不酷炫但真實的理解。我不在追求快速的讓自己輕下去,而是穩定而持久又輕鬆的減重。
  3. 第三點認知的改變在於,開始追求做日積有功的事,而不是期待一蹴而就的突破。這些認知和觀念來自於一本書,原子習慣。
  4. 第四點的改變來自於自己的實驗。曾經有段時間體重減輕,但不吃早餐。然而家裡人認為不吃早餐是很不健康的行為,我就實驗半年給他們看。確實那半年體重直線飆升,頻頻的低血糖,都是在早上十點左右發生。有這些證據之後,家裡人不再逼我吃早餐了。這也印證了一本書的觀點,Breakfast is a Dangerous Meals, 但是我已經忘記什麼機緣下知道這本書的,這本書也沒看完,英語看不太懂。只是這一個觀念就接受了。
  5. 第五點改變也來自於另一本書:為什麼要睡覺,認識到睡眠的重要性。不過在這本書之前就有深切體會,自己整天糊裡糊塗的,回頭就忘記剛才自己要做什麼事來著?用佛家的話來說是嚴重的失念,用神經心理的語言來說就是短期記憶缺損。從以往的經驗也認識到只要我睡的好,自己的狀態就會比較好,甚至來說有某些先知先覺的神通。比如會特別留意到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會涉及到的東西上。但是睡不夠後就完全沒有。

開始行動

基於以上認知,我開始設計自己的小習慣,讓自己的每天做一些小小的改變,來累積成大的蛻變。

  1. 每天寫日記。在群暉NAS上搭建了一個 Memos 的容器,在上面很方便的寫一寫自己的想法,決定,追蹤自己的想法。她就像一個私人的微博一樣,翻回去看很方便,支持 Markdown 語法,寫起來排版也清爽。我就每天打卡寫日記,早上起來寫一下,今天想怎麼做,今天吃的東西要怎麼吃,「一葷兩素小碗米飯」,這是我給自己的設計的催眠句。寫日記的時候就會重覆一遍,讓自己記得這件事。晚上也寫一寫,自己做到了哪些。
  2. 定時睡覺。設定了一個目標,每天十一點睡。剛開始執行的時候,把優先級提到最高,打印一張紙貼在門口,做到了打勾。再重要的事情都放在一邊,十一點就躺下去睡。雖然最長連續做到的記錄也就兩個星期多一點。但破功之後馬上就投入下一個循環累積勾勾。做到之後自己挺有成就感的,這一些成就感反饋回來繼續打卡。這樣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慢慢調整到較規律的作息時間。原來的作息可是十分的凌亂,一兩點睡是常態,三四五點睡也不少,也沒啥屁事,就是被手機電腦牽著鼻子走。
  3. 自然換氣法。在研究生時參加了一個道教功法體驗營,一天一夜的時間,去體驗早晚課、打坐以及各種各樣的功法。其中有一種就是呼吸配合步數的功法,當時看看就過了。前兩年也翻出來認真的練一練。剛開始每天小區樓下走一圈,大約八百公尺。看起來減重的效果一般,然後去年開始提升到四圈,每次要半小時到四十分鐘走完。走半小時以上會明顯感覺到身體活絡輕靈起來。同樣的也是每天打卡,即時颱風天也撐傘走。
  4. 減少飲食。有兩點,第一點控制數量。早餐一頓空缺,只喝水。中午在食堂吃,小碟的菜一葷兩素、小碗米飯的原則。晚餐一頓買了幾個非常小的鐵飯碗,米飯定量一小碗,菜再吃兩三碗。這樣做的目的是讓自己意識到吃了多少東西進去。另一方面,食材的選擇上,避開油膩的。食物的優先順序也有排列,優先吃沒有腿的,其次吃兩條腿的,再次吃四條腿的。清蒸水煮寡淡無味的首選,油炸黏膩的東西少吃。含糖飲料也很少吃,甜膩的東西雖然沒有禁口,卻也不怎麼碰。做這些並不困難,清淡的食物本身的味道吃進去更舒服,調味料的味道刺激雖然熱烈,但是殘留在身體和嘴裡不是很舒服。
  5. 少的可憐的仰臥起坐。每天至少做十五個仰臥起坐,非常的簡單。說出來被人笑。也曾經有段時間每天做一分鐘以上的平板支撐,總歸不多,但是肚子減下去卻比較明顯。

其他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事就不說了,比如每週六陪予真和瑞虛去爬一次山。做過幾個月,停了好幾個月,最近又做了幾個月。每天打坐半小時以上,也是做了幾個月,停了幾個月,現在都是孩子們追著我要打坐才做,因為這是給他們看電子設備的唯一窗口。總結來說,最有意義的改變在於,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能意識到自己吃的不健康,就會去改成健康一些。能意識到自己吃的太多,就會少吃些。能意識到自己動的太少,就會去多活動。



歷史的先聲

晚上看了一本書的序,歷史的先聲。看書之前對共產黨的騙局早就有清晰的認識。但是發現我心裡的一個盲區,自己假若身處在那個時代,很難不會被騙。序一的作者,李慎之,也在反省自己的宣傳騙了很人。

我自己當時是個左派青年,而且是其中的積極分子,是學生運動活躍的組織者。我完全信奉毛澤東、共產黨提出的一切口號、一切理論,雖然我在國民黨統治下並沒有經歷過甚麼大的危險,然而主觀上確也是捨生忘死地願意為其實現而奮鬥的。現在重讀這本書的時候,簡直不知道心頭是甚麼滋味。

是我騙了人嗎?從這本書上所寫的一切和我當時的言行來看,對比後來的歷史事實,我無法逃避騙人的責任。

但又是誰騙了我呢?

這本書的副標題是「半個世紀前的莊嚴承諾」(注:指本書1999年版的副標題)。這難道也是我幹過的事嗎?不錯,我是向我的同齡人或者行輩稍晚於我的人宣傳過「黃金世界的預約券」的,但是微末如我,難道敢說自己曾作了莊嚴的承諾嗎?這樣說不是自我膨脹得沒了邊了嗎?我倒是想懺悔,但是我配嗎?

有一個老朋友,是六十年前的留美學生、中共黨員,一九五七年在駐外使館工作。使館本來是不劃右派的,不知怎麼他忽然在夏天回國一行,結果當上了右派,受的罪比我大得多了。七十年代末與我重逢,我問他是不是感到委屈。他說:「我在美國把那麼多留學生都動員回國了,他們紛紛被劃為右派,我自己要是逃脫了,怎麼對得起別人呢?」

我只能說,我的心情也同他差不多。我也在一九五七年被劃為右派,而且是極右分子。

這篇序文很長,看了也蠻多收穫的。感覺當時中國人之所以為共產主義著迷、瘋狂,盲目地相信共匪所宣傳的這些東西,也因此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歸根究底是認知水平決定的。但一百多年後的今天,現在人的認知又比之前的人好多少呢!

2025年4月21日 星期一

沈迷情愛小說

情愛小說對人的吸引力來自於人類的基因設定人的出廠設定就是對異性充滿吸引力(當然還有我不知道的性別取向的人,但是大部分的設定就是這樣)。回顧我自己的成長經歷,當時也是對這些非常沈迷,現在對性的衝動也還沒有消磨,因為體內的性激素還在不停的釋放,驅動我這方面思想、行為。

基於以上原因,很難靠武力壓迫和情感勒索,釋放焦慮改變。很多時候性就是釋放壓力的,你給她越多的壓力,她就回應更多的性衝動。在我眼裡,看情愛小說,然後把自己代入到小說角色中,也是一種撫平自己性衝動的行為。

因此,如果希望予真改變這一行為,不單要和她多聊聊兩性的話題,更要讓他釋放掉心理的壓力。比如看電影的時候,放鬆的狀態,她絕對不會想到要去看小說的。然而,看電影看電視,用另一個上癮的行為來改變看小說上癮,好像不那麼明智。只是,她一本小說看完,會有很大的衝動找下一本看,說明她的路徑依賴已經慢慢形成。她從看這類小說中得到了某些滿足。到底是哪方面的滿足,我想有空作為父母的也去看一看,更能了解到深層的原因。

2025年4月10日 星期四

行為是最強的催眠句

晚上和予真打坐,口氣熏的我比她還想早點結束。打坐結束後和她講了一番話,主旨就是:行為是最強的催眠句。當你希望自己成為瘦子的時候,就不要不節制地把東西塞到自己嘴巴裡。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口氣清新,那就不要把一堆垃圾塞進肚子裡,吃完東西都把口腔清理乾淨。當你希望自己是一個可信的人的時候,每一次說話都要追求真實。當我想擺脫自己是爛尾王的自我印象,就會把每件事情都做完整。可以這麼說:

一次又一次小小的行為,累積起來塑造了自己成為了這樣的一個人。

只是,很多人意識不到這一點。晚上和予真說了這一番話,不知道她能不能明白。

以上這句話從JT叔叔的課上聽來的。

2025年4月6日 星期日

小叔過世

繼上週六晚上大姨過世後,這週五小叔過世。三代親戚中,已經離世的有二舅舅(心臟病),三舅媽(胰腺癌),小姑姑(車禍),大阿姨(肺癌),大姨丈(和兒子吵架喝農藥自殺)。大阿姨家的大女兒(白血病),三阿姨家的兒子(腦出血)。剛出生以及沒出生夭折的不算,我不知道的可能還有。

小叔從確診膽管癌到過世,大約半年。去年8月14日拉了一個群:「小叔後援團」集資給他做治療。介入治療做了兩次,後來錢用完了他也沒有再來做。大約一、兩個月前去蒼南縣人民醫院住院,後來說快不行了讓他回家。回家後又待了三四個星期,純粹等死。上週六回去看他,還能講幾句。這週五和建霞、春星去看他,已經講不出話了。他們看著有點不忍,我就試著傳五次靈氣給他,然後告訴他:

  1. 這裡的所有事物都要放下,沒有什麼好留戀的。
  2. 身體放鬆,精神集中到腦部,從頭部出去。然後輸幾次靈氣到他頭部。
  3. 走的時候如果有見到很亮的光,集中精神,念阿彌陀佛,定住。(南懷瑾說的方法)
  4. 到時候會有「人」來接你的,不要害怕。

不知道是這番話起了作用還是命該這時絕,講完後從橫路到觀美沒多久,小嬸就電話來說他吐了一口血就死了。爸爸馬上就上山,我吃完飯再過去,他們在穿衣服。

定在週一、初十火化送出。我請了假,到時候要忙活一天幫他料理喪事。

2025年3月21日 星期五

對不起我搞錯了

昨天發生了一件事破了我的心防,憤怒的情緒延續到今天。影響到入睡以及醒來之後繼續睡,躺在床上試圖通過呼吸與放鬆在眠,看起來失敗了。Mindchat中有些許發現和收穫。

  1. 躺下睡覺時發現自己仍然憤恨不平,這導致了心理一直被這件事情佔據,心情不能平靜下來,影響了氣血的安定,氣無法入陰進而無法安眠。這種狀態可以認為是一種心理毒。
  2. 在我開始刻意放鬆後,發現整個面部肌肉是用力緊繃著的。在刻意的放鬆之前,毫無察覺。這也應證了一句話:「相由心生」。
  3. 思想反覆地停留在此事上,被負面情緒困擾,照JT叔叔莊子心法的門規,我需要做的事是找出哪裡搞錯了,我心裡必定有不承認事實的地方。

基於以上的發現,我開始尋找我搞錯的地方,總結如下幾點:

  1. 人的價值觀千差萬別,有些「人」做醫生的目的只是純粹的賺錢。雖然我能感受到韓主任收病人時的善意,但得承認某些東西可以做到完全以利害關係為出發點的價值取向和行為,對這種東西心理不應該對它有過高的期許。
  2. 領導們認可這種價值取向,當然,在某種程度上我也認可並遵從了該價值取向。只是在程度上,會在能安全和能力的範圍之內會偏向善意的行為。而這只是個人的選擇,心裡不能要求別人也跟我一樣。
  3. 把科室當成一個整體,潛意識裡默認了科室的事就是我的事,實際上並不是。現在科室是一個一塊一塊的小領地,我只要管好自己的四張床,然後是自己組裡的事。多餘的事情不要管。但是這裡有個衝突,昨天下午是我日值班,理論上整個病房的事確實應該是我負責。但實際情況是這一點比較模糊。有人可以不管,不管也不會怎麼樣。我認為自己盡責了,又遭到怨懟。需要在下次科室會時提出來釐清職責。
  4. 有部分的義憤來自於對自私自利的鄙視,或者說忌妒吧。怎麼可以做到把好處全歸自己不好的全給別人,並且做到「習以為常、理直氣壯」的!權利和義務極不對等,收益和責任不大相稱,但人家願打願挨,自不作聲,你奈他何。
  5. 雖然大家理性上都能判斷人的品性怎麼樣,但感性上不知不覺地會受到包裝言語的引導。某些人就是成天說自己做了甚麼甚麼,為你做了甚麼甚麼,即使這事本來就是他應該做的。而事實上許多應該做的都推掉不做了。聽其言容易,觀其行難。讓人沮喪的是情感印象大多來自於表面的包裝,有些人就很會包裝自己。我得承認這個事實,人都是這樣,除非你每時每刻都保持格外清醒。曾有那麼數次,人家說幫我做了甚麼甚麼的時候我也打從心理表示一下感謝。

2025年3月18日 星期二

Simple English Podcast

本來想在嗶站上搜索一下有沒有人搬運(盜版) Speak English Now Podcast 進階課程的,意外發現了另一個英語學習podcast,Simple Englsih Podcast,聲音很好聽,很清晰,看著字幕也很容易聽清楚說的什麼,然後就被引導到下載所有錄音檔以及PDF文件,花了5元錢支持了 up 主的搬運行為。

在各 podcast 找這檔播客,都沒有,最後在油管上找到了,今天聽了十來期,瘋狂在給自己貫耳音進去,這種方式也挺符合其中一起說的,像嬰兒一樣學語言。

2025年3月15日 星期六

不自覺地成為小粉紅

在年更節目內核恐慌最近一期節目中,Rio吳濤對談。節目中Rio數度嘲諷保時捷及德國汽車的領先地位,認為中國汽車已經輾壓德國汽車。身在德國的吳濤對此數度表達不一樣的觀點,聽起來吳濤更加的客觀和理性。從節目中獲知,Rio 曾在國外學習生活過一段時間,然後回國做風投工作,具有非常好的思維品質,想當然,防火長城對他不會造成獲取資訊的障礙,但是長時間浸潤在這集體無意識的大環境中,也不自覺的成為小粉紅。吳濤可以說脫離這個群體意識能量壟罩,他的情感體驗就和Rio漸行漸遠,也許這節目逐漸變成年更的理由之一他們逐漸變的話不投機。

能感覺到飽含的情感,但是沒有說出來的是張忠謀自傳。字裡行間能感受到他的家國情懷在中華民國而非中華人民共和國。

2025年2月22日 星期六

如何避免性脅迫

早上看到社會心理學精品譯叢套裝(共9冊)第一本「親密關係」第九章性愛最後一節性脅迫,想到這些話得讓女兒早點看到,摘錄如下:

所以普遍存在的性脅迫會帶來破壞性的結果,不論其以何種形式出現。該怎樣行動來減少性脅迫的發生呢?我們有幾個建議。首先,請當心那些把性行為看成角逐某種利益的戀愛對象。他們在內心裡不可能把你的利益放在首位。其次,請遠離麻醉類物品;不論是酒精還是毒品都可能會使人舉止不端,的確大多數性脅迫都會涉及酒精和毒品(Hoyt & Yeater,2011)。第三,下決心堅定地反抗任何性侵犯的苗頭。如果情況惡化,能夠預先就斷然拒絕不正當性行為的女性,不太可能被動地屈從於男性的侵犯(Gidycz et al.,2008)。第四,在你開始親密交往前,直接、坦率地和伴侶說清楚性界限,這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危險。(至少,告訴你的伴侶,「如果我說『不可以』,真的是拒絕你,不是欲迎還拒。」)溝通不良和誤解經常會引起性脅迫,如果提前表明行為的底線,錯與對的界限就非常清楚(Winslett & Gross,2008)。最後,把愛人視為和你平等的伴侶,他/她的喜好和快樂和你的一樣重要。這種尊重和體貼是和性脅迫不相容的,如果你和愛人都這樣想,你們更可能體驗到更滿足的性生活(Rudman & Phelan,2007)。

I Don't Care

早上和同事聊到微信會偷偷掃描用戶整個相冊的事,他一副隨他掃描去,我反正沒什麼隱私的想法。
我給他舉個例子,大家都有小雞雞,本來在家裡裸著也挺爽的,或者說洗澡的時候總是要脫光了洗的吧,沒想到脫光了之後有好多隻無形的眼睛看著你。本來不知道這些無形的眼睛的,現在突然間發現這麼多觀眾,你會做何感想呢?
實際上只有你在維護這個權利的時候,這個權利才存在。當你放棄維護自己的權利,甚至都不關注這件事,就別管自己沒有這個權利了。
在隱私權方面,只有用戶在意這件事,手機廠家才會在這上面投入資源設計好隱私管理措施。為什麼在已開發國家隱私會比較受到保護而在天才毫無隱私可言,最主要的原因不還是 I don't care 嗎?
那普通人能做什麼?
  1. 買隱私保護更好的手機,比如相對封閉和完善的iPhone。
  2. 檢查每個程式所獲取的權限。特別是國內微信之類的流氓程式,越少給越好。我從來沒有開放通訊錄權限給過騰訊,現在相冊權限只給選取部分。位置權限關閉,當我要分享位置的時候才打開。
  3. 同樣的是微信,還分國內的「微信」和國外的「wechat」。看起來在發達國家敢像國內這麼放肆,會被罰的傾家蕩產,所以人家從一開始就區別對待了。所以我把微信綁定的手機號換成國外的虛擬號碼。
  4. 物理區隔。有些流氓軟件非用不可的時候,我都是開虛擬機使用。Windows也有一個軟件沙盒的功能。或者用不同的機子來幹不同的事情。
比如在家裡,自己天天大門敞開著,別人來拿點東西毫不在意,那就別怪別人不客氣了。

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

哪一個地方叫「國外」

常聽說一句話國內怎麼樣國外怎麼樣,國外怎麼怎麼不好,怎麼怎麼亂。聽到這句話總是有些莫名,地球上哪裡有個地方叫「國外」的? 把和國內以外的地方對立起來看的習慣,像是天朝上國視王土以外的所有地方都為蠻夷一樣,無知又高傲。 世界上比較公認的國家有196個,這些地方有好有差,千差萬別,不管從任何角度都不能以一個詞「國外」概括。那麼,強調國內國外的差異不就是徹徹底底的偽命題嗎!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煙民三件套

吸菸的人有三樣東西不停向外排泄:

  1. 煙霧
  2. 煙頭
  3. 黃濃痰

從工作至今,我只見過一個人在公共場合吸煙,會找個地方把煙頭收起來,其他人都是隨手一扔。

吸一根煙,方圓有幾十平方米的地方會被煙霧污染,周圍的人很難逃的開。

但是可悲的是,並沒有人表示反對,所有的人都是默默的受著。

當你不聲求自己的權益主張的時候,這項權益就容易被人侵蝕。吸菸的人或許還覺得:

煙不是很好的東西嗎,我以為大家都喜歡吸菸呢。

所以,希望聞到煙味不喜歡的時候,聽到別人講黃段子討厭的時候,被吵吵鬧鬧土味歌聲困擾希望安靜一些的時候,要勇敢的為自己發聲。越多的人維護這些環境,環境才會變好變舒服。一味的忍耐並不是美德,而是懦弱。縱容邪惡勢力滋長,最終自己會被吞噬。

2025年1月26日 星期日

遠離壞人,劃清界線

昨天想到一個點,可以和予真說道:不管是自己的親戚,同個地域的人,或者同一個民族,同一個國家,這個群體難免有好人和壞人,大部分人是不好也不壞的人(小群體裡的不好也不壞,在大群裡體裡就未必了。)。好人都不必說,壞人壞起來是超乎想像的,並且這些壞人做了壞事往往自己不覺得壞。比如疫情時候那些維護清零秩序的人,把人家門焊死,結果出了火災燒死了不少人(烏魯木齊大火)。而去焊死人家家門的這些人就覺得自己不過是做了工作內上級要求的事情,只是這些被燒死的人運氣不好不干自己甚麼事。而做這個決策的人也覺得這是上級的死命令,自己要烏紗帽就必須這麼做,說不定下一個官員來管理做得更出格,用這種說詞給自己開脫。還有一些人,天天跑人地裡去挖人家辛苦種出來的東西,這麼做並不是她吃不起飯要餓死了,而是被貪婪驅使。還有一些人天天騙自己的周圍人,做出質量比別人差賣得比別人貴的產品,然後哄騙消費者說我們是自己人,雖然我產品性價比超低,但是我們是自己人你應該當冤大頭來買我的產品支持我。結果冤大頭被情感勒索花了錢覺得自己很高尚,這個賣家收割到韭菜賺的盆滿缽滿還當起了民族的脊梁。

對於這些壞人,你真心希望和他們歸屬到同一個群體裡嗎?國家民族敘事就是這回事。當年英國人敲開大清朝國門的時候,當時的清朝子民是何等的地位,不聽話剃鼠尾辮砍頭,寫幾個他不喜歡的字滿門抄斬,更別說那些官老爺作威作福魚肉鄉里了。這時候何必幫這些官老爺「抵禦外敵」鞏固自己的奴隸地位呢!

2025年1月21日 星期二

KOReader

最近刷到一則 kindle 越獄的教程,主要是為了安裝掃描PDF重排功能炸裂的KOReader,昨天把老舊的Kindle 5越獄了之後安裝好,但是卻沒能實現PDF重排功能。想著是不是這部kindle 5太過老舊,性能陽春沒辦法支援這麼高級的功能,中午在android手機上安裝了之後想嘗試一下,還是沒能實現PDF重排。倒是調出一個版式看起來蠻順眼的。
硬碟裡有很多PDF掃描的書籍,沒有什麼媒介能好好看。如果可以完美的重排出來將能有更多的想像力。
說是想象力,還是有自知之明,因為了解我自己的尿性,即使有的看,也不會去看,現在手頭上擺著就有想看的書,好看的書,排版精美的書沒有看完。最關鍵的問題是有時間和精力的時候會花在刷手機短影音、中影音、長影音、社交媒體資訊上,並不會花在看書上。所以,關鍵的問題還是看書並不是有時間精力後的第一選擇。
還得給自己再催眠催眠,這些不起眼的零散時間,收集起來也是很可觀的,可以做好很多事。

2025年1月20日 星期一

從煙頭說開去

週日朋友請我去杭州素食界的天花板-慶春食堂吃飯,早到了一會兒,我和左爺在門外拉筋,吳博去溜生薑(四歲的小狗狗)。左爺抽完一根煙,我在想他煙頭會怎麼扔呢,結果他說車上有個礦泉水瓶扔煙頭的,還真扔到自己車裡了,我非常訝異,這是我第一次見到有人吸完菸沒有隨手扔煙頭的。採訪了一下他,說是在上海的時候養成的習慣。 
討厭吸煙的人,不只是因為他的煙味會讓他方圓五到十公尺的人吸二手煙外,伴隨而來的是隨便吐的痰和隨處扔的煙頭。有些人在小區、公園裡一路走一路吸菸,跟在他後面的人就要一路吸他的二手菸。一個公園只要四五個人吸煙,整個公園就會瀰漫躲不掉的煙味。
本來很喜歡走路,但是一路上總能吸到別人的二手菸,終於,最近走路的吸引力直線下降。好像找到一個地方沒人抽煙,奧體中心體育場,可以好好運動了,晚上又遇到有個人走路的時候大搖大擺的在跑道上點起一根煙,吸幾口後又吐一口濃痰在乾淨的跑道上,噁心死,趕緊跑開,也找不到現場管理人員,就給體育場的管理方打了一個電話反應問題。 在這個地方,違法的成本是如此的低廉,守法的人是如此的卑微和懦弱,公共場合吸煙,並沒有人會提出意見。即使吸了煙被管理到,也只是勸阻滅掉,只要沒人盯著,隨時又能點起來自在的吸。
就像白雲山一樣,乾乾淨淨的地方爬山會讓人心情愉悅,但是偏偏就有人吃了東西隨手扔垃圾。雖然這人不多,但是一座山不需要幾個人扔,過不了多久就會一眼望去全是垃圾。現在最缺的人是站出來的人,遇到隨處扔垃圾、隨處吸煙的人,我好像也並不習慣去當場說人家,少了那份勇氣,並且不願意花這個精力,以至於生活的環境被這些垃圾充斥著,逐漸變差,乃至於不適合居住、生活。
往大了說,有些人在互聯網上傾倒了一些垃圾,腦殘的言論也好,不實的信息也罷,就是很少有人去維護正義。這個體制維護正義的人付出太多,下場都太慘,以至於我們自己不會去做,不敢去做,也不願意子女去做,到最後做這事就變得很稀有,成為奇葩。這種念頭擴大出去,蔓延整個社會,這個社會就會逐漸劣化,逐漸洗牌,受不了的人走掉,受得了的人一直受著,作惡的人一直作惡一直爽。
當然,零星的人指出問題的所在,這些作惡的人就會潑髒水,說你造謠抹黑,為什麼好的地方都不說呢,你怎麼總是充滿負能量呢,整天盯著這些地方之類的。還有一些笨的人也跟著這麼附和。怎麼看這個地方都不會變好。

2025年1月8日 星期三

藉口

「沒時間、沒錢、沒精力」來做什麼什麼事都是一句藉口的話,真正的原因是「覺得不重要」。這個原則放在不管是人,還是那個邪教組織上都是成立的。 比如我姐,建議她規律運動,就說我忙死了,那有時間。細問了一下她的時間都花在哪裡,原來花在手洗衣服,收拾家裡,刷刷手機,看股票漲停。如此看來,把衣服保養好比把自己保養好重要(她的觀念裡手洗衣服不傷衣物)。 再比如,常聽到的一句話是社保沒錢。這是一句對現在醫保甩鍋行為的合理化解釋。但實際上醫保的錢來自於個人繳的保費和國家的補貼,國家免去這個債務幾百億美元,援助那裡幾千億美元,幾十上百億的軍艦下餃子一樣造,沒人走的路橋一條一條造,看起來某些東西實際上比平頭百姓的健康重要才是真實的原因。

2025年1月6日 星期一

碎碎念

今天糾正了建霞碎碎念的毛病,去運動的時候予真不合她意就碎碎念,把她制止了。晚上教予真好睡操的時候還碎碎念,又說她了。我認為,她這個行為很讓人討厭。首先,這樣念對於她要達到的目的無任何幫助,只是不停地發負面情緒而已,接收的人很不舒服。第二,我不希望予真和瑞虛把運動和心情不爽聯繫起來,我希望他們一想到運動就好開心。第三,平常予真躺床上並不能馬上睡著,之前我在書房幹活的時候,到十一點結束經過他們房間予真也還沒睡,看起來予真睡眠質量並不好,入睡功夫不行。花點時間教他做穴道導引是划算的買賣,專注地收緊放鬆收緊放鬆,能把注意力從天馬行空、雜亂無章的胡思亂想集中到身體裡面,只要每天認真做,我相信是會好入睡很多的。

收緊是為了更好的放鬆,放鬆了是為了氣血更好的從身體表面回到身體裡面,黃帝內經說陽入於陰則眠,這一套動作既可以清理陽入於陰的阻礙,也可以引導神思收視返聽到身體的範圍之內,神寧則氣聚,氣聚則更好的入裡,從而獲得更好的睡眠。

2025年想望

靜靜老師送了我一本精美的日曆,2025年很快的過去了六天,已經翻過去六張了。新的一年裡立一個Flag,能更有效的利用好時間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前五天好像還沒開始進入狀態,今天好像比較上道了。早上一起床完成了主任交代的PPT,上班一直忙,忙完就抓緊吃飯,吃完飯趕快睡覺,睡好了還有二十分鐘學習了二十個單詞。然後又一直上班,四點半結束下班回去後直奔主題吃飯,吃完了馬上去打坐四十五分鐘,坐完改了主任的PPT,改完又馬上學習剩下的英語學習任務。學完了馬上就去運動,今天跑跑走走了四公里多。回來後馬上自己洗澡,給瑞虛洗澡。洗完了做穴道導引,教予真和瑞虛做穴道導引,就到晚上十點了。

之所以把這些瑣碎的事情記錄下來,就是想當一個模板,希望在2025年的每一天裡都不要浪費時間磨蹭,都要用來做有目的事情。昨天發現最近在甚麼值得買和淘寶上花的時間有點多,並且買了不少東西,馬上卸載了這兩個程序。

2025年想做的事,考過托福,申請到五系博士入學,人生從頭開始。